当前位置: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央行郭建伟:人民币国际化应瞄准中亚五国 需建立本币跨境清算平盘机制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1日

  摘要: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行长郭建伟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应把中亚五国作为重点。他就合作模式提出“2+X”的模式,“2”指人民币与哈萨克斯坦货币,作为货币合作的支撑,X代表众多周边的小货币。不过,由于目前交易商偏爱美元交易接口,中方需推动建立本币跨境清算的平盘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行长郭建伟7月15日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会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重大的潜在机遇,从区域上看,应该从丝绸之路经济带陆上区域入手,把中亚五国作为重点。

  他在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2017国际货币论坛”上并称,如果人民币国际化,首先周边要进行区域化,周边国家的优势,一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核心成员,中亚五国都在里面,还有拓展区,可以划分成几个层面,核心区是中国加上上海合作组织五个国家形成核心层,外面拓上合组织吸纳的观察国,再拓展外围有辐射区,可以把西亚、欧盟周边国家进行连通。

  他就初期与中亚五国的合作模式指出:“我们提出2+X 的模式, 2指两个大的货币,形成两个大的货币作为货币合作的支撑,其一肯定是人民币,另一个最优可能选择就是哈萨克斯坦货币。X代表众多周边的小货币,理论上进行实证比较,这个选择对于其他国家推动本币跨境合作 去美元化 是最有潜力的。”

  郭建伟在会议间隙对华尔街见闻表示,目前货币合作方面主要障碍有二。第一是路径依赖,因为各国都已经习惯于美元货币结算,现在要改变习惯,需要花时间。

  “第二,我们现在希望推荐以人民币结算的方式,人家自然要将其与美元进行比较,看有什么好处。必须要通过一种方式给对方提供福利,他才会选择人民币。”他说:“我们的好处就是,人民币与对方货币直接产生价格,直接进行结算,规避了用其他货币进行换算的成本和风险。另外,我们可以延长对方产业链,给其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这必然带来两国金融制度的对接,这就需要金融层面不断地密切合作。”

  他在发言中称,人民币进口其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要想把人民币付给出口方,必然要到当地银行提供人民币服务,当地银行必须要市场上平盘交易,按照目前一天只交易一小时是很难实现的,国际上很难找到下家,“我们看到人民币可以出去,但是他们国家不要,他们本地银行不接纳,出口商不敢要,只有采取美元接口,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

  就解决方式,他指出,微观层面上需要建立本币跨境清算的平盘机制,“我们跟(对方)央行探讨,你方银行放开开辟人民币业务,我方银行手里有间隔同样当天晚上清盘给你,首先是市场层面建立这么个合作机制,再通过两国央行的互换提供最终的流动性的支撑。”

  以下为郭建伟发言全文,未经演讲人审核,仅供参考:

  我是来自新疆,我想从新疆的视角就今天的主题做一些我们研究成果的汇报,新疆定性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新疆是一区连八国,周边八个国家第一圈全部在丝绸之路上,外围一圈又有八个国家,怎么样在这个区域来探讨跨境金融合作。

  我研究的基本结论:

  第一个结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重大的机遇,理由是首先按照全球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客观规律来说,有利于推动沿线国家使用人民币,我们把沿线64个国家工业化的水平做了分析,这60多国家处于前工业化阶段的只有一个,工业化初期阶段的14个,中期阶段的16个,后期的有32个,可以看出客观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差异性,差异性很容易形成以中国为沿途的验证模式,因为过去曾经以日本为形成亚洲的模式,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形成产业转移,不同梯度的转移,形成这样客观的经济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给潜在的带来了人民币走出去、人民币输出的一种可能。

  第二,沿线国家现在最迫切的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因为实证证明,我们和周边国家是地理距离最近的,但是从贸易的相关性通过我们的模型证明是最小的,由于他们基础设施不连通,所以跟他们之间的贸易关系远远的小于距离很远的其他国家,这就说明在丝绸之路五通建设,基础设施的连通是很重要的方面。他们这些国家恰恰缺资本,不仅资本短缺、技术落后等等这一切,不管是电力方面、交通方面、通信方面等等都急需要大量的投资,所以实证研究发现,基础设施特别是铁路的投资,能够对沿线国家的拉动效应是最显著的。

  中国恰恰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可以依托基础设施建设,同产业园区和自贸区等等来推进人民币的输出,提供人民币的融资,能给解决他们的基础设施发展瓶颈,这一点上有客观合作的前提。

  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合作潜力巨大,有利于扩大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规模,我们用35个国家的数字进行实证,实证的结果是,以2015年中国与35个国家的进、出口潜力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24.2倍和4.19倍,所以潜力很大,潜力高达39557亿,这是进口潜力,出口的潜力8890亿美元,这一点上看,我们和周边国家在下一步的贸易合作潜力巨大,能有利于推动人民币的计价结算,将能够极大的改变周边国家他们的福利水平。

  周边国家现在跟我们之间的贸易即不用人民币也不用他们自己的货币,都是用美元,但是周边国家美元是靠他们资源出口,特别是油气资源,油气资源到新的企业油气资源发现以后特别是页岩气,整个油价是处于底位回升周边货币是外汇短缺的问题,他们急需通过替代美元的策略来改变国际储备流动性短缺的困难。

  第四是他们全球资源配置上有客观的需求,因为出现了资源配置的错配,一个错配是货币错配,这些国家自己的本币在本国内并不占主导地位虽然是法定货币,比如哈萨克斯坦存款类最高的时候美元存款占整个存款的90%,这年去美元化把比重降低到60%,还有是期限的错配,大量的投资需要长期的资源来源,但是境外融到的资是短期的,还有结构的错配,沿线国家都有一定储蓄的潜力,但是市场动员能力很弱,金融市场不发达,把储蓄如何转化为投资,这一点上又是一个瓶颈。

  我从四个方面证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会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重大的潜在机遇,潜在机遇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如何选择我们发展的路径呢?这是第二个观点。从区域上看,应该从丝绸之路经济带陆上区域,应该把中亚五国作为重点,空间布局上说,新疆作为核心区直接跟中亚五国有最近距离的联系,如果人民币国际化首先周边要进行区域化,周边国家的优势,一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核心成员,中亚五国都在里面,还有拓展区,可以划分成几个层面,核心区是中国加上上海合作组织五个国家形成核心层,外面拓展一下,上合组织吸纳的观察国,今年会议已经通过了印度巴基斯坦纳入上合组织,外围拓展九个国家,再拓展外围有辐射区,可以把西亚、欧盟周边国家进行连通。按照这样的以中国新疆作为核心区外围传递来看,这样出现了中亚五国在这里交集。丝绸之路上进一步扩大投资,恰恰在这里是最具有潜力的地方。

  当资源价格低位的时候,外汇收入来源不足的时候,他们客观上有一个愿意跟中国进一步扩大合作,这样提供了潜在的动力,因为他们依托自己的美元投资,国际组织货币投资,现在美元缩表的过程它的流动性越来越紧迫,原来是卢布货币的区域,但是卢布的危机又使他们从俄罗斯得到外汇渠道又受到了动摇,对我们恰恰是很有力的时机。

  客观上我们和中亚国家潜力统一货币区还不成熟,最优货币区理论做了实证,我国的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上说,存在一定的互补的条件,但是金融一体化程度非常脆弱,还有一个欠缺是他们对外负债率,这些国家对外负债率都很高,这两个条件,金融一体化的程度很低和对外借债的负债率高,所以走最优货币区这是不符合要求的,我们和他们之间将来发展什么样的模式,就是摆在我们面前进行思考的,我们的实证证明中亚的国家有个很重要的问题,他们这些国家中资银行很少,现在整个中亚只有阿拉穆图有两家中资银行,而且是子法人,非常小,监管部门是按照资本金大小决定业务的规模,所以业务也做不起来其他国家更没有,我们走这个路子是不现实的,同时这些国家银行也非常的弱小,按照我国外资企业管理条件没有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银行能够进入中国市场,所以这并不是和发达国家合作这么便利的。

  中亚五国外在负债率都超过了国际60%的红线,有些数字就不赘述了。按照这么一个背景,客观上从实体经济有内在的需求,但是金融层面想达到理想模式也不可能,我们提出“2+X”的模式,按照次区域板块理论,按照丝绸之路经济带把它与中亚国家的联系,经济内在的紧密联系可以做次区域的板块,在这个中间推动我们的合作,“2”是两个大的货币,形成两个大的货币作为货币合作的支撑,一个大的货币肯定是人民币,再选择一个大的货币,最优可能选择的就是哈萨克斯坦的货币,这个国家是中亚最大的国家,它的经济总量、人口总量远远大于周边的国家,我们要选择它和人民币结合,作为周边小货币的示范是最有可能成功,所以我们选择人民币加哈萨克斯坦的货币,X代表众多周边的小货币,理论上进行实证比较,发现这个选择对于其他国家推动本币跨境合作去美元化是最有潜力的,现在跟周边国家跨境合作全是美元,没有美元合作不了,这些国家都在去美元,因为受到美元金融危机的冲突,但是去美元了如果人民币不及时的补充本身就会出现动荡。

  我们跟哈萨克斯坦已经签订了本币结算的协定,这从法律上决定人民币和他们的货币是有法律保障,也能够给他们的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他们的货币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实现区域交易挂牌,人民币也在哈证券交易所挂牌也形成了汇率,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但是这些条件相对由于其他国家,我们和塔吉克斯坦仅仅是他们的货币在我们银行柜台刚刚尝试挂牌,达不到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程度,其他的小货币无法交易,不仅在中国无法交易在世界上也无法交易,哪个市场都找不到平盘的交易对手和流动性,如果选择相对哈国货币是相对最优的比较,我在调研的时候发现人民币在你们国家挂牌交易,你作为做市行为什么营业大厅拿人民币兑换间隔不办这个业务呢?他们说国际上间隔一天只交易2小时,人民币在哈只交易一小时,必须把人民币卖出去把价格拿回来,造成人民币实际只挂一小时,而且要平回来出现实际上有价格,这个价格不活跃,这个价格又脱离实际,美元是三角汇率换算的,我们的汇率,六家报价行,为了国际市场平盘价格也是用美元换算的,他们黑市上形成的直接汇率,这两个汇率之间差价大,黑市和银行官方的,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

  我们的思考是从两个方面进行推进,间隔和人民币是比较好的突破口,但是依然面临难题,人民币进口他的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但是把人民币付给他们的出口方,必然要到当地银行提供人民币服务,当地银行必须要市场上平盘交易,按照现在一天只交易一小时是交易不了的,国际上很难找到下家,我们看到人民币可以出去,但是他们国家不要,他们本地银行不接纳,出口商不敢要,只有采取美元接口,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

  现在怎么解决呢?微观层面上需要建立本币跨境清算的平盘机制,我们跟央行探讨,你方银行放开开辟人民币业务,我方银行手里有间隔同样当天晚上清盘给你,首先是市场层面建立这么个合作机制,再通过两国央行的互换提供最终的流动性的支撑,人民币国际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有很大的潜力,跟我的研究一模一样,但是具体实现路径上,由于是小货币所以不容易,跟大货币合作大家探讨的结论我完全赞同。

  如何首先把两个市场之间如何打通,形成跨境流动性的解决方案,不要再依赖于美元换算,如果解决这个问题其他货币都可以复制这个模式,就把2+X模式作为丝绸之路人民币区域化支持一带一路的解决方案,这样能够一盘棋就可以活,资金就形成了跨境的循环。

  我跟大家汇报的主要方案就是这个,谢谢大家!(来源:华尔街见闻)

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5056468号-1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