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在今年10月1日进入了SDR(特别提款权),权重10.92%。这标志着人民币正式成为“可自由使用货币(freely useable currency)”,同时也将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开放起到推动作用。 汇丰中国副行长兼环球资本市场总监宋跃升表示,中国的债权市场已经是世界第三大的债券市场,总共约52万亿人民币左右(规模),其中外资的持有量债权大概在2%左右,随着金融监管的支持、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等有利的因素,外资的持有量有望在3-5年内达到10%。”
目前来看,人民币一时的下行态势并不妨碍外资进入中国。“自人民币进入SDR后的两周,据央行数据统计,约有1000亿元外资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市,”宋跃升称,中国的债券市场不断扩大对境外投资者的开放,这显示了中国推动金融改革的决心。随着人民币进入SDR、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债市准入和简化流程放宽后,这将更有利于境外投资者投资于中国银行间债市,抓住中国市场的投资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汇丰银行在这一方面的优势也愈发凸显。当前,汇丰中国是在内地网点最多、覆盖网络和牌照最全的外资银行。宋跃升称,例如2005年,汇丰就已经为参与中国银行间债市的客户提供托管服务。2010年,汇丰作为首家外资银行,协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行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市。今年中,汇丰也成为首家协助境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银行间债权市场投资向中国相关监管机构完成了备案的银行。此外,汇丰也是首家在中国银行间债市提供债券结算代理服务的外资行,也是首家协助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进入中国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行。 此外,SDR计价债券的发行也有望进一步吸引外资进入中国。今年8月31日,世界银行成功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第一期SDR计价债券,汇丰也是此次发行的主承销商之一。 汇丰中国工商金融客户业务中国区主管林永德认为,中国银行间市场的开放度不断提升,“汇丰在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承销商中排行第一,在内地债券市场,汇丰此前也为很多国家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上成功发行过熊猫债,包括韩国、波兰等。”
熊猫债的发行,是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进一步拉近了人民币与波兰、韩国等国的距离,也使得与中国有业务往来的国外企业以及去境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对人民币的兴趣正不断提升。
“世行展示了它在债券发行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同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中国资本市场也将进一步向国际投资者开放。”汇丰中国环球银行联席总监程卓雄表示。
其实,人民币从进入SDR,再到中国发行SDR债券,这一进程并不容易,也彰显了中国央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扩大SDR作用以及改善全球金融治理构架的决心。 总体而言,SDR债券有几大优点:1) 风险调整收益比其他单币种债券更高(仅仅低于人民币计价的债券),主要原因是SDR债券包含了5种货币,它们两两之间的相关性较低,能很好地对冲汇率风险;2) 相比于自己做多样化来进行风险对冲,SDR债券的交易成本更低; 3) 在有资本管制的国家,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SDR债券获得一定的外币敞口,比如在中国,如果投资者有人民币贬值预期,购买SDR债券实际上是一种获得美元敞口的方法,IMF认为这也可能缓解中国资本外流压力。 走向未来,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建议,“当前SDR债券仍缺乏具有流动性、深度的二级市场,只能持有到期、还本付息,但投资者希望有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因此未来需要建立更具流动性的二级市场,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壮大SDR债券。”(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