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通”今起通车“北向通” 通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结算
-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3日
- A+
- A
- A-
- 分享至
7月2日,随着央行官网首页一纸公告挂出,市场期待已久的“债券通”宣布通车。这也是继沪港通、深港通开通之后,两地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深度互联互通。
先行通车的仅为“北向通”,根据央行此前发布的公告,债券通“北向通”没有投资额度限制,同时,人民币跨境结算支付系统成为唯一的结算通道。
机构认为,“债券通”不仅短期看将提振债券市场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作为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通”将有望助推债券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纳入国际主流债券指数,加速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进程。
事态 “债券通”发令枪响国内外机构摩拳擦掌
在监管层密集透风“债券通”开通的一周过后,7月2日早8时整,央行官网首页挂出《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公告》。《公告》表示,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上线(简称“债券通”),其中“北向通”将于2017年7月3日上线试运行。
6月下旬开始,关于“债券通”的筹备便在密集进行,从6月21日开始,央行发布债券通框架性文件《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 6月26日,中债登发布“债券通”北向通登记托管结算业务规则; 6月29日晚间,中债登和银行间市场清算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发布关于“债券通”结算操作相关事宜的通知以及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债券通”结算操作暂行规程》相关事宜的通知。香港方面,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港交所的合资公司“债券通”有限公司网站也于30日上线,从事债券通相关交易的支持服务、投资者教育等工作。
监管层接连发文,债券通上线的准备工作万事俱备,一些金融机构也早已做好了准备。国开行已宣布将首次面向境内外发行“债券通”金融债券,于7月3日面向全球投资者收集订单,于7月4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公开招标发行1年期、3年期和10年期固定利率“债券通”金融债券,合计不超过200亿元,但这也已经是同类品种中最大发行规模。
而境外机构也提前一两个月开始显现出蛰伏待发迹象。据中债登与上清所最新公布的2017年5月份债券托管数据,境外机构5月份单月共增持人民币债券45亿元,增持规模相较4月份明显下降。招商证券谢亚轩宏观分析团队表示,5月份境内外有关影响因素均朝着有利于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的方向发展,但其增持力度仍稍逊预期,与国内保险机构以及外资行形成了鲜明对比。
招商证券谢亚轩团队分析认为,这可能与境外机构选择避繁就简,等待“北向通”开通之后再择机增持人民币债券有关。“北向通”相较此前渠道在便利性上具备较大优势,境外机构可以利用香港市场较为熟悉、较为成熟的基础设施实现与内地债券市场的便利联通,加上“北向通”不存在投资额度限制,开通后将成为我国今年下半年国际资本流动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又一利好因素。
规则 “北向通”暂时不设投资额度上限
距“北向通”上线一周前,相关监管机构和交易平台已经发布和明确了债券通“北向通”的交易和结算规则。央行6月21日发布的《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北向通”中债券分销和现券交易的结算方式、债券分销、债券确认、交易结算以及应急业务等相关的细节。
具体看,交易时段方面,债券通的“北向通”交易日为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香港市场均为交易日且能够满足结算安排的日期,每日交易时间与内地银行间债市相同,即早上9时至12时,以及下午1时半至4时半。
据了解,“北向通”暂不设投资额度上限,交易品种则为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的各类债券,适用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日和交易时间规定;结算方式方面则为券款对付,采取“请求报价”等方式进行交易。
此外,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中债登、上清所还联合发布了《关于延长境外机构投资者债券交易结算周期的联合通知》,明确境外机构投资者债券交易的结算周期可选择T+0、T+1或T+2日。
影响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债券通”发布之初便引起市场的极大关注,机构间也早对“债券通”开通后可能带来的市场影响进行了估测。而随着“债券通”交易细则的不断出台,机构对于“债券通”交易影响的预估也随之更为明晰。
相比征求意见稿,央行正式发布的《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删除了“没有投资额度限制”以及取消了“资金结算可通过人民币大额支付系统”,只能通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办理。市场期待,这将显著提高在岸人民币债券被纳入国际主流债券指数的可能性。
招商证券谢亚轩团队日前评论认为,虽然“债券通”与沪港通、深港通对应着不同类型的市场,股票与债券市场在交易场所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但从实现市场互联互通的角度来看,“债券通”与沪港通、深港通具备一定的可比性。
谢亚轩团队认为,目前三大国际主流债券指数仍未纳入在岸人民币债券的两大阻碍主要在于市场准入以及资本管制方面,“北向通”开通之后,境外机构投资在岸人民币债券的便利性将得到显著提高,自然也可以期待,“债券通”将显著提高国际主流债券指数纳入在岸人民币债券的概率。其认为,在岸人民币债券一旦成功被纳入三大国际主流债券指数,将可为我国债券市场带来2500亿美元的被动配置需求。
天风证券认为,“债券通”开通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其将对我国基础货币形成一定的新的影响。天风证券认为,“债券通”通车将构成境外人民币重要的回流渠道。“债券通”通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国内债券市场投资者类型,同时也有利于大型机构海外业务布局,同时也有利于中国债券纳入国际主流债券指数,增加对人民币债券的配置需求,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链接
我国债券市场
开放进程回顾
2004年
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与我国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中央债券簿记系统实现联网,内地经批准的金融机构可直接投资CMU债务工具;
2005年
央行分别批准泛亚基金和亚债中国基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打开了境外机构进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大门;
2007年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颁布,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正式建立;
2011年
推出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人(RQFII)制度,允许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
2013年
央行允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人(QFII)在获批额度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
2014年
正式推出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RQDII)制度,允许具有资质的金融机构自主发行RQ-DII产品投资离岸人民币市场;
2015年7月
央行发布《关于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运用人民币投资银行间市场有关事宜的通知》,大幅放开限制;
2017年6月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发布了关于“债券通”结算操作相关事宜的通知;
2017年
7月2日
央行宣布“债券通”北向通业务3日试运营。
■观点
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
“债券通”“北向通”开通提振国内债市信心
“债券通”的“北向通”允许境外资金在境外购买内地的债券,这既有利于提振国内债券市场走势,引入源头活水,也有利于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给香港居民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有利于维护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债券通”开通也将会大力推动国内债券市场的发展,减小国内债券市场与发达债券市场的差距。国内的债券市场,从成立之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方说市场不规范,以及投资者投资理念不成熟等。“债券通”的开通无疑会有助于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缩小差距。特别是现在,国内债券市场受到金融去杠杆和监管升级影响,处于持续调整的阶段,多种债券收益率已经具备投资吸引力,开通“北向通”将吸引海外资金进入国内债券市场,提振市场信心。
现在沪港通、深港通已经开通,并且运行平稳,A股与港股实现了全面的互通互投。“债券通”和深港通、沪港通不同,它是债券市场的互通互投。沪港通、深港通运行平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给债券通开通后正常运行提供重要参考。得益于沪港通、深港通开通,明晟公司宣布将A股222只大盘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推动了A股市场国际化,“债券通”开通,同样会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从而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来源:南方日报)